在云计算的运营过程中,网络、终端和应用是 3 个关键因素。而物联网目前的发展也和云密切相关。第一,大量的传感器和 RFID 应用会增加很多终端,产生了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存储问题;第二,由于物联网涉及的网络资源分布较广,需要集中很多社会资源,与这些资源相关的信息集中起来也需要很大的存储和处理中心。这些应用正好与云计算的技术能力相吻合,形成了诸多的结合点。
各种传感器和设备的数据采集,是实现物联网数字化的第一步;协议的多样化导致接入复杂,采集的海量数据在极短时间内上报至云平台,对于平台的高并发处理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万物互联,产生的海量数据种类繁多,格式不统一,来源于不同的系统,如何高效的集中处理海量数据,并深入的洞察数据价值,从而实现业务运营效率的提升,是物联网面临的一大难题。
物联网将应用于大量传统行业,相关企业的IT能力有限;如果缺乏面向IoT场景的应用开发使能工具,使得客户不能充分聚焦在业务创新本身上,容易造成业务上线慢,难以抢占市场先机。
相比传统IT环境,物联网的环境更为复杂,面临的安全威胁更多,需要可靠的网络和数据安全保障措施;同时,缺乏监控、日志记录和审计等手段,将难以保证高效的运维支撑。
客户自有IoT联接处理模块的场景;客户可以依托中国电信天翼云提供的一系列基础云服务,如弹性云主机,弹性负载均衡,分布式消息服务,数据库服务等,快速将已有IoT联接处理模块在天翼云上部署。
提供数据集成、实时处理、数据存储、分析计算、挖掘展现等全流程的IoT大数据分析能力。结合客户应用场景,匹配以合适的数据存储、查询、分析架构和方案,极大降低大数据分析所占用的集群资源的成本。
使用弹性云服务器,云容器引擎,解决应用集群的承载和水平扩展。使用高扩展、高可靠的中间件服务,降低运维负担;IoT场景常用的中间件服务有关系型数据库,数据库,分布式消息等。
提供安全、运维、管理类云服务组合,支撑客户IoT应用的高效运维。
1.保护数据安全:端到端协同安全增强,从被动防护到主动安全分析与防御
2.适配多种协议实现快速接入:南向支持协议栈热插拔,兼容新老设备;北向统一API规避终端差异,提供便捷服务
3.保障系统安全:物联网开放平台为行业开发提供商用级开发套件,技术领先、安全可靠
4.降低生产制造成本:设备即插即用,制造环节免应用IP烧录;SIM自助开停,节约设备上线前流量费用
5.远程故障巡查提高效率,终端设备问题定界从段到段提升为端到端, 终端问题修复从本地到远程
设备连接数 ≤ 500个
总消息数 ≤ 1亿条/每月
弹性云主机
8核16G、40GB普通IO盘、带宽:1MBps | 数量:4台
云硬盘
2000GB高IO数据盘 | 数量:4个
关系数据库MySQL版
2核4G、500GB高IO盘、数量: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