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 Server Load Balance,SLB )是由多台服务器以对称的方式组成一个服务器集合,每台服务器都具有等价的地位,均可单独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须其它服务器的辅助。负载均衡服务是基于TCP/UDP/HTTP/HTTPS协议将网络访问流量在多台后端服务器间自动分配的控制服务,类似于传统物理网络的硬件负载均衡器。
算力互联调度平台支持订购外网负载均衡。外网负载均衡会绑定弹性公网IP,公网的客户端可以通过弹性公网IP来访问负载均衡服务。
产品规格
目前支持开通的负载均衡实例规格为标准型 ,实例规格会收取一定的费用。负载均衡实例的计费项仅包含实例规格(当为外网型负载均衡配置弹性IP时,其公网流量费用已内含于弹性IP资费中,您无需额外支付)。
型号 | 最大连接数 (TCP/UDP) | 最大连接数 (HTTP/HTTPS) | 新建连接数 (CPS)(TCP/UDP) | 新建连接数 (CPS)(HTTP/HTTPS) | 每秒查询数 (QPS)(HTTP) | 每秒查询数 (QPS)(HTTPS) |
标准型I | 100,000 | 100,000 | 10,000 | 10,000 | 10,000 | 2,000 |
说明:
最大连接数(Max Connection)(TCP/UDP):一个负载均衡实例所有TCP或UDP类型监听器实例能够承载的最大连接数量。当实例上的连接超过最大连接数时,新建连接请求将被丢弃。
最大连接数(Max Connection)(HTTP/HTTPS):一个负载均衡实例所有HTTP或HTTPS类型监听器实例能够承载的最大连接数量。当实例上的连接超过最大连接数时,新建连接请求将被丢弃。
每秒新建连接数CPS(Connection Per Second)(TCP/UDP):一个负载均衡实例所有TCP或UDP类型监听器实例每秒新建连接的最大数量。当每秒新建连接的数量超过CPS,新建连接请求将被丢弃。
每秒新建连接数CPS(Connection Per Second)(HTTP):一个负载均衡实例所有HTTP类型监听器实例每秒新建连接的最大数量。当每秒新建连接的数量超过CPS,新建连接请求将被丢弃。
每秒新建连接数CPS(Connection Per Second)(HTTPS):一个负载均衡实例所有HTTPS类型监听器实例每秒新建连接的最大数量。当每秒新建连接的数量超过CPS,新建连接请求将被丢弃。
每秒查询数QPS(Query Per Second):一个负载均衡实例所有七层类型监听器实例每秒可以完成的HTTP或者HTTPS的查询(请求)的数量。当请求速率超过每秒查询数时,新建连接请求将被丢弃。
负载均衡的组件
负载均衡实例
负载均衡实例是承载负载均衡业务的实体,通过在负载均衡实例中添加监听器和后端服务器组后才能使用负载均衡提供的服务。
外网负载均衡实例 : 负责处理来自公网的访问请求,其会绑定弹性公网IP地址。
监听器
监听器负责监听负载均衡上接收的请求,并根据转发策略把请求分发到后端服务器组进行处理。监听器支持四层(TCP或者UDP协议)和七层(HTTP或者HTTPS协议)协议,根据业务需求配置监听器对应的协议以及端口。
监听器类型说明:
协议类型 | 说明 | 适用场景 |
TCP | 面向连接的、可靠的数据传输协议。 | 适用于对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较高的使用场景,如远程登录、web服务、文件传输等。 |
UDP | 其为无连接的、可靠性低的传输协议。 | 适用于传输速度快、实时性要求高,但对数据准确性要求不高的使用场景,如视频会议、在线游戏等。 |
HTTP | 应用层协议,其支持基于Cookie的会话保持功能以及基于URL的转发。 | 适用于对请求的数据内容进行识别的应用的使用场景,如web应用、APP等。 |
HTTPS | 加密的应用层协议,可以防止未授权的数据访问。 | 需要加密传输的web应用。 |
转发策略
在负载均衡中监听器协议为HTTP和HTTPS时,支持在已有监听器转发的基础上添加转发策略,转发策略通过URL或域名匹配规则来把请求转发至相应的后端服务器组,便于灵活的分流业务和合理的分配资源。URL匹配规则支持精确匹配、正则匹配和前缀匹配。
后端服务器组
在对应的负载均衡中配置监听器或者对应七层监听器的转发策略时需要配置对应的后端服务器组,后端服务器组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后端服务器,用于承载从监听器转发的流量请求,可以通过在后端服务器组中添加后端服务器来扩展负载均衡的处理能力。后端服务器组可以按需开启健康检查,其通过健康检查的结果来判断后端服务器的状态是否正常,监听器只会把请求转发给结果为正常的后端服务器。同时后端服务器组中还可以根据每个后端服务器的不同处理能力来设置不同的权重,确保后端服务器得到最大的资源利用。
后端服务器组支持以下的分配策略:
分配策略 | 说明 |
轮询算法 | 根据后端服务器不同的处理能力,按需为不同的后端服务器设置不同的权重,监听器根据权重的高低以及轮询的方式把请求转发给后端服务器。 |
最小连接算法 | 通过当前每台后端服务器的活跃连接数来估算对应的负载情况,同时再根据服务器的负载情况不同以及处理能力的不同,给后端服务器动态的分配权重。 |
源算法 | 首先通过一致性Hash算法对所有后端服务器进行编号,对请求中的源IP地址通过一致性Hash算法,根据得到的结果把请求分发到对应编号的服务器。其可以确保把长连接的请求发送到同一个后端服务器,确保业务的连续性。 |
使用限制
限制 | 说明 |
支持的协议 | 当前支持TCP/UDP/HTTP/HTTPS协议。 |
后端服务器组 | 后端服务器组只支持添加到一个监听器。 |
后端服务器 | 当前支持的后端服务器为云主机和裸金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