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翼云软件开发,知识文档技术编程知识文档是天翼云为开发者提供的互联网技术内容分享平台。内容涵盖软件开发相关内容资讯。开发者在软件开发专栏是可以快速获取到自己感兴趣的技术内容,与其他开发者们学习交流,共同成长。
在上一篇博文《驱动开发:内核通过PEB得到进程参数》中我们通过使用KeStackAttachProcess附加进程的方式得到了该进程的PEB结构信息,本篇文章同样需要使用进程附加功能,但这次我们将实现一个更加有趣的功能,在某些情况下应用层与内核层需要共享一片内存区域通过这片区域可打通内核与应用层的隔离,此类功能的实现依附于MDL内存映射机制实现。
在笔者前一篇文章《驱动开发:内核枚举Registry注册表回调》中实现了对注册表的枚举,本章将实现对注册表的监控,不同于32位系统在64位系统中,微软为我们提供了两个针对注册表的专用内核监控函数,通过这两个函数可以在不劫持内核API的前提下实现对注册表增加,删除,创建等事件的有效监控
多数ARK反内核工具中都存在驱动级别的内存转存功能,该功能可以将应用层中运行进程的内存镜像转存到特定目录下,内存转存功能在应对加壳程序的分析尤为重要,当进程在内存中解码后,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将内存镜像导出,从而更好的对样本进行分析,当然某些加密壳可能无效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可以被转存的。
驱动与应用程序的通信是非常有必要的,内核中执行代码后需要将其动态显示给应用层,但驱动程序与应用层毕竟不在一个地址空间内,为了实现内核与应用层数据交互则必须有通信的方法,微软为我们提供了三种通信方式
内核中执行代码后需要将结果动态显示给应用层的用户,DeviceIoControl 是直接发送控制代码到指定的设备驱动程序,使相应的移动设备以执行相应的操作的函数,如下代码是一个经典的驱动开发模板框架,在开发经典驱动时会用到的一个通用案例。
通常使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任务管理器可以正常地结束掉一般进程,而某些特殊的进程在应用层很难被结束掉,例如某些系统核心进程其权限是在0环内核态,但有时我们不得不想办法结束掉这些特殊的进程,当然某些正常进程在特殊状态下也会无法被正常结束,此时使用驱动前行在内核态将其结束掉就变得很有用了,驱动结束进程有多种方法。
在前几篇文章中给大家具体解释了驱动与应用层之间正向通信的一些经典案例,本章将继续学习驱动通信,不过这次我们学习的是通过运用Async异步模式实现的反向通信,反向通信机制在开发中时常被用到,例如一个杀毒软件如果监控到有异常进程运行或有异常注册表被改写后,该驱动需要主动的通知应用层进程让其知道,这就需要用到驱动反向通信的相关知识点,如下将循序渐进的实现一个反向通信案例。
Tracert 命令跟踪路由原理是IP路由每经过一个路由节点TTL值会减一,假设TTL值=0时数据包还没有到达目标主机,那么该路由则会回复给目标主机一个数据包不可达,由此我们就可以获取到目标主机的IP地址,如下我们通过scapy构造一个路由追踪工具并实现一次追踪。
本篇文章与上一篇文章《驱动开发:内核注册并监控对象回调》所使用的方式是一样的都是使用ObRegisterCallbacks注册回调事件,只不过上一篇博文中LyShark将回调结构体OB_OPERATION_REGISTRATION中的ObjectType填充为了PsProcessType和PsThreadType格式从而实现监控进程与线程
在笔者上一篇文章《驱动开发:内核特征码搜索函数封装》中为了定位特征的方便我们封装实现了一个可以传入数组实现的SearchSpecialCode定位函数,该定位函数其实还不能算的上简单,本章LyShark将对特征码定位进行简化,让定位变得更简单,并运用定位代码实现扫描内核PE的.text代码段,并从代码段中得到某个特征所在内存位置。
内核中读写内存的方式有很多,典型的读写方式有CR3读写,MDL读写,以及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存拷贝实现读写,拷贝读写的核心是使用MmCopyVirtualMemory这个内核API函数实现,通过调用该函数即可很容易的实现内存的拷贝读写。
在笔者前面有一篇文章《驱动开发:断链隐藏驱动程序自身》通过摘除驱动的链表实现了断链隐藏自身的目的,但此方法恢复时会触发PG会蓝屏,偶然间在网上找到了一个作者介绍的一种方法,觉得有必要详细分析一下他是如何实现的驱动隐藏的,总体来说作者的思路是最终寻找到MiProcessLoaderEntry的入口地址,该函数的作用是将驱动信息加入链表和移除链表,运用这个函数即可动态处理驱动的添加和移除问题。
在驱动开发中我们有时需要得到驱动自身是否被加载成功的状态,这个功能看似没啥用实际上在某些特殊场景中还是需要的,如下代码实现了判断当前驱动是否加载成功,如果加载成功, 则输出该驱动的详细路径信息。
查询放大攻击的原理是,通过网络中存在的DNS服务器资源,对目标主机发起的拒绝服务攻击,其原理是伪造源地址为被攻击目标的地址,向DNS递归服务器发起查询请求,此时由于源IP是伪造的,固在DNS服务器回包的时候,会默认回给伪造的IP地址,从而使DNS服务成为了流量放大和攻击的实施者,通过查询大量的DNS服务器,从而实现反弹大量的查询流量,导致目标主机查询带宽被塞满,实现DDOS的目的。
应用Python支持的混杂模式,抓取流经网卡的数据包,并对IP以及ICMP数据包进行拆包,打印出我们所需要的字段信息。
微软在x64系统中推出了DSE保护机制,DSE全称(Driver Signature Enforcement),该保护机制的核心就是任何驱动程序或者是第三方驱动如果想要在正常模式下被加载则必须要经过微软的认证,当驱动程序被加载到内存时会验证签名的正确性,如果签名不正常则系统会拒绝运行驱动,这种机制也被称为驱动强制签名,该机制的作用是保护系统免受恶意软件的破坏,是提高系统安全性的一种手段。
【java基础】Socket网络编程
HTML 事件(Events)是发生在 HTML 元素(也称为DOM元素)上的“事情”。换句话说,很多DOM元素可以被设计接收(或者监听) 这些事件, 并且执行代码去响应(或者处理)它们。
file_ object是open()返回的文件对象。特别提示, open一个同py源文件在同一个目录的文件,直接指定文件名即可。
json是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的简写,简单点来说就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起初来源于JavaScript这门语言,后来随着使用的广泛,几乎每门开发语言都有处理JSON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接口)。
2023-04-18 14:15:05
2023-04-18 14:14:13
2023-04-19 09:23:13
2023-04-27 08:00:00
2023-04-18 14:15:05
2023-03-16 07:4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