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usermenu
  • 发布文章
  • 消息中心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原创

分布式系统中的session管理最佳实践

2024-01-15 09:19:36
12
0

在传统的单节点应用中,我们可以使用如Memcached等技术来在服务器端保存Session数据,但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请求可能会在不同的节点上处理,这就给Session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使用分布式Session管理,即将Session数据存储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这样无论请求在哪个节点处理,都可以从分布式存储系统中获取用户的Session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Redis作为分布式Session存储:

  1. 在Web应用中添加Redis客户端库。

  2. 当用户登录后,使用UUID生成Session ID。

  3. 将Session ID和用户信息如用户名等以JSON格式保存到Redis中。

  4. 在后续请求中,从Header或Cookie中获取Session ID。

  5. 使用Session ID作为key从Redis获取用户Session信息。

  6. 检查Session信息是否过期,若过期删除Redis中的Session。

  7. 返回请求处理程序使用Session信息进行处理。

  8. 在用户退出登录后,从Redis删除对应的Session。

此外,我们还可以对Session采取集中式存储或分布式存储两种方式:

  • 集中式存储:所有Session都存储在单个Redis实例中。

  • 分布式存储:根据Session ID的hash值存储到不同的Redis节点,实现负载均衡。

以上方法可以很好的在分布式环境中实现Session的共享,解决了分布式下Session管理的问题。

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并发请求量很大,如果不对接口进行流量控制很可能会导致系统瘫痪。所以限流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常见的限流策略有以下几种:

  1. 桶算法:基于令牌桶原理限定每秒请求数,超出的请求会被丢弃。

实现方式:使用固定大小的令牌桶存放每秒生成的令牌,每来一个请求需要从桶中取一个令牌,如果桶为空则丢弃请求。

  1. 滑动窗口计数:在一个时间窗口内只允许固定数量的请求通过,超出的请求被拒绝。

实现方式:使用一个固定大小的数组存储最近时间窗口内的请求计数,若超过阈值则拒绝请求。

  1. 速率限制:根据源IP或用户限定每秒最大请求数。

实现方式:使用Guava RateLimiter为每个IP限定请求速率,超过速率的请求返回TooManyRequests。

  1. Redis计数:使用Redis的INCR和EXPIRE命令为每个资源计数并设置过期时间。

实现方式:以资源为key INCR计数,判断是否超过阈值后决定是否拒绝。

上述策略都可以有效控制系统流量,选择合适的算法结合实际场景使用能很好实现接口限流功能。

0条评论
0 / 1000
c****w
229文章数
0粉丝数
c****w
229 文章 | 0 粉丝
原创

分布式系统中的session管理最佳实践

2024-01-15 09:19:36
12
0

在传统的单节点应用中,我们可以使用如Memcached等技术来在服务器端保存Session数据,但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请求可能会在不同的节点上处理,这就给Session管理带来一定的挑战。

一种常见的做法是使用分布式Session管理,即将Session数据存储在分布式存储系统中,这样无论请求在哪个节点处理,都可以从分布式存储系统中获取用户的Session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Redis作为分布式Session存储:

  1. 在Web应用中添加Redis客户端库。

  2. 当用户登录后,使用UUID生成Session ID。

  3. 将Session ID和用户信息如用户名等以JSON格式保存到Redis中。

  4. 在后续请求中,从Header或Cookie中获取Session ID。

  5. 使用Session ID作为key从Redis获取用户Session信息。

  6. 检查Session信息是否过期,若过期删除Redis中的Session。

  7. 返回请求处理程序使用Session信息进行处理。

  8. 在用户退出登录后,从Redis删除对应的Session。

此外,我们还可以对Session采取集中式存储或分布式存储两种方式:

  • 集中式存储:所有Session都存储在单个Redis实例中。

  • 分布式存储:根据Session ID的hash值存储到不同的Redis节点,实现负载均衡。

以上方法可以很好的在分布式环境中实现Session的共享,解决了分布式下Session管理的问题。

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并发请求量很大,如果不对接口进行流量控制很可能会导致系统瘫痪。所以限流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常见的限流策略有以下几种:

  1. 桶算法:基于令牌桶原理限定每秒请求数,超出的请求会被丢弃。

实现方式:使用固定大小的令牌桶存放每秒生成的令牌,每来一个请求需要从桶中取一个令牌,如果桶为空则丢弃请求。

  1. 滑动窗口计数:在一个时间窗口内只允许固定数量的请求通过,超出的请求被拒绝。

实现方式:使用一个固定大小的数组存储最近时间窗口内的请求计数,若超过阈值则拒绝请求。

  1. 速率限制:根据源IP或用户限定每秒最大请求数。

实现方式:使用Guava RateLimiter为每个IP限定请求速率,超过速率的请求返回TooManyRequests。

  1. Redis计数:使用Redis的INCR和EXPIRE命令为每个资源计数并设置过期时间。

实现方式:以资源为key INCR计数,判断是否超过阈值后决定是否拒绝。

上述策略都可以有效控制系统流量,选择合适的算法结合实际场景使用能很好实现接口限流功能。

文章来自个人专栏
文章 | 订阅
0条评论
0 / 1000
请输入你的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