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场景
应用容灾多活提供的异地应用双活和异地数据双活(单元化)解决方案,满足业务应用从数据级到业务级的容灾诉求,跨越不同距离的物理场景,客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的发展状况、业务规模、物理架构、容灾诉求和投入成本等,灵活选择合适的容灾架构。
本文介绍各解决方案的适用场景、架构特点、建设成本和容灾能力。
异地应用双活
适用场景
用户的业务应用部署在云上两个地域或可用区作为两个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资源不闲置,两个中心同时对外提供服务,业务流量跨中心双活,灾难发生时能够快速切换流量和数据,期望业务改造成本较低,不需要过多考虑数据一致性问题。
架构特点
两个数据中心之间距离相对较近,跨中心访问时延业务可接受。
应用、数据库、中间件等两地冗余部署,同时对外提供服务。
数据区分主备集群,两地应用单点读写主数据库,数据单向同步。
其他中间件角色对等,按需进行数据适配。
建设成本
开通新地域或可用区作为扩展中心。
应用、数据库、中间件等两地冗余部署。
数据库单向同步,中间件按需适配数据。
业务代码零改造或少改造。
容灾能力
地域级或可用区级容灾,取决于数据中心选址。
RPO:秒级~分钟级,取决于同步延迟。
RTO:一般为分钟级,需要等待同步延迟追平。
异地数据双活
适用场景
用户的业务应用部署在云上两个地域或可用区作为两个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资源不闲置,两个中心同时对外提供服务,期望每个数据中心承载一部分完整的流量调用,不受物理距离约束,灾难发生时可以互相接管。
架构特点
两个数据中心之间的距离没有特殊限制。
应用、数据库、中间件等两地冗余部署,同时对外提供服务。
业务流量中心内闭环,数据库、中间件数据双向同步。
建设成本
开通新地域或可用区作为扩展中心。
应用、数据库、中间件等两地冗余部署。
数据库、中间件数据双向同步。
业务能够选取合适的维度进行数据分片和流量路由。
业务流量带标改造,业务代码处理路由标、中间件升级改造。
容灾能力
地域级或可用区级容灾,取决于数据中心选址。
RPO:秒级~分钟级,取决于同步延迟。
RTO:一般为分钟级,需要等待同步延迟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