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台的产生
“中台”思想源自于2015年,马云参观了一个著名的游戏公司Supercell,之后提出了“小前台,大中台”的概念,随即阿里就成立中台事业部,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随后美团、腾讯也开始走中台策略,建设有自己特色的技术中台。
Supercell 是一家仅有300名员工,却接连推出爆款游戏,是全球最会赚钱的明星游戏公司。 这家看似很小的公司,设置了一个强大的技术平台,来支持众多的小团队进行游戏研发。这样一来,他们就可以专心创新,不用担心基础却又至关重要的技术支撑问题。恰恰是这家小公司,开创了中台的“玩法”,并将其运用到了极致。
2. 中台是什么
所谓“中台”,其实是为前台而生的平台,强调公共资源整合,沉淀公司核心业务价值,快速支撑创新业务,使企业真正做到自身能力与用户需求的持续对接。
中台的主要目的就是业务和技术能力的复用,减少重复开发,“小前台,大中台”下,前台试错的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项目创新的效率。
中台的优势
- 敏捷 一个单体大型应用,庞大的开发团队对单一应用的变更变得越来越困难。将大应用变为多个小的应用组合,才能适应外部的快速变化,实现业务的敏捷。
- 解耦 随着业务的发展,业务系统之间的交互通常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一个功能的修改可能会影响很多方面。只有将需要大量交互的功能独立,从应用中拆解出来,这样可以使得应用之间耦合度大幅下降。
- 复用 一些公共的能力通过复用,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避免了重复建设。同时使得数据和流程可以集中得以管理和优化。
中台划分
- 业务中台 业务服务将业务的公共需求组合成服务,比如电商公司,客户,商品,物流,支付就是公共需要,比如汽车制造商,用户,车辆,订单,交付都是公共需求。将这些公共业务组合成统一的业务服务,供各个业务单元使用。
- 数据中台 数据服务数据时代,业务中越来越依赖于数据,包含:数据的收集,数据处理,数据算法和分析,报表,以及数据的治理。
- 技术中台 基础服务通常是底层的服务,面向技术。这些底层技术包括:安全认证,权限管理,流程引擎,门户,消息,通知等等。这些组件通常与业务关联度不大,属于每个应用都需要使用的功能。
3. 技术中台
业务中台落地时需要有很多的技术组件支撑,这些不同技术领域的技术组件就组成了技术中台。
一般来说,技术中台会有以下几类关键技术领域的组件,如API网关、前端开发框架、微服务开发框架、微服务治理组件、分布式数据库以及分布式架构下诸如复制、同步等数据处理相关的关键技术组件。
技术中台架构
技术中台是业务中台建设的关键技术基础。在中台建设过程中,可以根据业务需要不断更新和吸纳新的技术组件,也可以考虑将一些不具有明显业务含义的通用组件(如认证等),通过抽象和标准化设计后纳入技术中台统一管理。为了保证业务中台的高性能和稳定性,在技术组件选型时一定要记住:尽可能选用成熟的技术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