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要素作为一种生产要素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变化,生产要素也在不断变化。进入数字时代以来,数据规模呈爆炸式增长,数据逐渐成为与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并列的新型生产要素。根据《数据要素视角下的数据资产化研究报告》中的定义,数据要素是“以电子形式存在的、参与到生产经营活动并发挥了重要价值的资源”。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发展。2022年12月,《数据二十条》发布。今年2月,《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发布;3月,国家数据局组建。与此同时,各行各业对数据的需求和应用也日益增多,各地纷纷起草相关方案,推进数据交易、数字经济建设。
数据要素的交易流通
数据要素市场为释放数据潜能提供了平台,使得数据资产的价值在流通交易再次释放。数据交易服务平台链接起数据产品的的供求双方,买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买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而卖方也可以更方便地接触到潜在客户,并优化相关市场策略。
数据要素实现交易流通的前提是企业形成有价值的数据资产。原始数据经过采集、归整、清洗、存储才能成为数据资源,经过进一步的数据治理、数据加工和应用能力建设后形成数据资产,再通过BI分析、数据建模等工具形成产品类数据资产,最终以各种形式的应用服务于客户。如果将数据资源比作石油,那么这一过程相当于通过炼油工艺将石油变为更具价值的柴油、汽油,最终成为各交通工具的引擎,释放其价值。因此,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构建数据资产势在必行。
数据要素的交易流通还需要进行清晰的界权和配套流通规则。若数据产品的权属不明,企业则缺乏动力进行数据产品化。《数据二十条》从数据产权制度、流通交易制度、收益分配制度、治理监管制度等多维度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提出指导意见。通过推动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三权分置,淡化数据的所有权,强调数据的流通、使用和价值最大化,可以更好地解决数据流通交易中的确权难问题。此外,《数据二十条》还对数据分级分类确权授权以及收益分配进行了说明,为数据流通提供了政策指引。
数据要素的交易流通对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更高。隐私计算技术被视为解决数据要素流通难题的关键技术,可以实现数据“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从而保障数据安全可信流通。
天翼云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化
在刚刚过去的2023年数字中国暨云生态大会上,天翼云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最新成果——“灵泽”数据要素服务平台。该平台以“前店后厂”的方式创新国内数据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实现数据汇聚、数据治理、数据共享、数据安全、数据交易应用一站式数据流通服务,让数据“可用不可见”,解决当前数据开发利用难、交易流通难、确权定价难等问题,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和价值释放。基于该平台支持海南省政府倾力打造的“海南数据产品超市”,当前已汇聚了海南省政务数据、互联网数据、社会数据等1万多种数据资源,入驻企业632家,上架产品863个,交易规模超9000万元。
未来,我们将围绕国家重点发展战略,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继续完善大数据全栈产品体系,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为“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资料: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PWC,上海数据交易所
《数据二十条》
《数据要素白皮书(2022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