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数据运营
自2019年起,各行业主管机构陆续发布数据管理相关政策,指导企业构建数据管理能力。数据管理关注确保数据的质量、可靠性、合规性和安全性等基础建设工作,并提供数据访问、共享和使用的规范和指导,旨在确保数据被正确管理、维护和保护,以满足组织的合规性要求和内部控制。
企业数据运营能力是数据管理的下一阶段,关注数据的利用和价值创造,强调将数据视为一种资产,通过有效管理和利用数据以实现组织的业务目标,将数据转化为战略和商业决策所需的见解和洞察力,从而释放数据价值。
二、数据运营主要活动
(一)数据目录管理
数据目录是指为满足企业内数据安全、数据标准等内部管理诉求,以体系化、
结构化的方式展现企业内部海量数据资源的各项属性信息。而数据目录管理则是对于数据目录这一工具,开展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维护措施,包括数据目录的规划、编制、发布、运维等管理活动。
(二)数据应用场景
数据应用场景构建是指在明确应用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数据质量及隐私保护要求的基础上,构建应用场景地图,明确各类应用场景的数据用户、数据内容、血缘关系、算法模型、效果评价指标等,以推动数据共享、内部应用、外部流通,从场景出发满足数据价值评估和成本核算的需求。
(三)数据服务推广
数据服务推广是指通过培训宣贯、赛事举办、交流分享、外部合作等方式,丰富推广渠道,推动企业数据文化及数据生态建设,构建数据用户画像,精准触达内外部各类数据使用方。
(四)数据动态优化
数据动态优化是指通过核验数据的准确性、规范性、应用量、投入产出比等信息,对不一致、性价比低的数据进行变更或处置,优化数据配置的过程。数据动态优化主要包括数据核验、数据变更、数据处置等内容,建立对数据目录、数据内容以及数据访问权限的规范化维护流程,实现数据动态更新,对数据持续升级优化。
(五)数据成本管理
数据成本管理是指对于企业内部数据资源所产生的各项成本明细开展规划、梳理、运营等管理活动的过程。企业开展数据成本管理的关键目标在于“厘清、算清、管清”与数据相关的各项成本数据。
(六)数据价值评估
数据价值评估主要从数据成本投入、收益获取和市场供需的角度考虑,根据评估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资产评估专家指引第9号—数据评估》、《数据评估指导意见》 (中评协(2023) 17号) 针对满足数据资产定义的数据,在传统三类资产评估方法(成本法、收益法和市场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数据价值评估方法。目前,由于数据要素市场正处于初期的快速发展阶段,在具体估值过程中,市场法指标的采集来源可能会因此受限。因此,企业在当前阶段可结合数据应用、数据成本管理等工作成果,优先围绕成本法、收益法开展数据价值评估工作,探索企业数据价值评估实践路径。
三、数据运营展望
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数据认知不断深化,数据管理基础能力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组织将数据运营作为迈入数字经济下一阶段的关键,数据运营的模式、理念、机制和技术也将持续优化,加速数据价值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