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备份
新建备份规则
登录天翼云,进入控制中心。
单击管理控制台左上角的
,选择区域。
在服务列表选择“计算”-“多活容灾服务”,进入多活容灾服务控制台。
点击左侧菜单栏-“资源同步”-“资源同步管理”,进入资源同步管理页面。
点击左侧菜单栏 -“数据定时灾备”,点击“应用保护-备份规则”,进入备份规则页面。
点击“新建”按钮,进入创建备份规则页面。
基本设置页面各项配置如下:
参数 | 配置说明 |
---|---|
规则名称 | 用户自定义的备份规则名称,可支持英文字母,数字,中文及特殊字符。 |
规则类型 | 选择“文件”。 |
超时阈值 | 超出时间阈值外未完成备份则产生告警,可设置在0-168小时范围内。0表示关闭告警设置。 |
优先级 | 可选择任务执行的优先级,优先级高的优先执行,默认为0,可以填0~99999。 |
规则禁用 | 默认不选用,即默认规则启动,禁用表示该规则不参与调度。 |
客户端&备份目标页面各项配置如下:
参数 | 配置说明 |
---|---|
客户端 | 选择要备份的客户端。 |
业务组 | 用户自行选择此节点备份规则所对应的业务组。 |
备份目标 | 选择要备份的目标,可以选择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组。 |
备份集复制规则 | 可选择以“备份目标”所指定的存储单元或存储单元组为源的备份集复制策略。 |
传输链路 | 选择数据传输链路。 |
备份内容&参数页面各项配置如下:
参数 | 配置说明 |
---|---|
目录和文件 | 支持选择要备份的目录和文件及不要备份的目录和文件。 |
镜像设置 | 校验方式:启用增量备份或差异备份时,当前备份数据与上次备份数据差异比对方式。 |
错误处理方式 | 如果源路径包含系统目录和文件,drnode程序可能无法访问某些特定的系统文件。对于这种情况,给出两种解决办法。此选项默认为“遇到错误,立即停止”。 |
文件打开方式 | 在镜像阶段,源端打开文件的方式,该选项只适用于Windows平台的工作机。在增量复制阶段,drnode程序不会读取文件内容。 |
文件安全属性 | 用户选择是否同步备份文件权限、用户属性等。此选项默认为同步。 |
备份计算页面各项配置如下:
参数 | 配置说明 |
---|---|
规则生效时间 | 即该规则生效时间后备份规则生效。 |
添加计划 | 基本设置页面:一个备份规则,可以添加任意多个备份计划,包括全量备份、增量备份。 备份时间窗口页面:备份时间窗口即允许备份任务可执行备份的时间范围,默认7*24小时,点击“重置”按钮后,用户可以重新自定义设置备份时间窗口。 启动时间窗口页面:启动时间窗口即允许备份计划触发备份任务启动执行的时间范围,默认7*24小时,点击“重置”按钮后,用户可以重新自定义设置启动时间窗口,备份任务到达启动时间窗口会开始启动备份。 执行计划页面:支持为备份计划选择策略类型,策略类型包含立即执行、一次性任务、按小时、按天、按周、按月等几种类型方式。 |
高级设置页面各项配置如下:
参数 | 配置说明 |
---|---|
通用参数 | 分片:是否启用分片,默认启用。分片可以提高文件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默认分片大小为4096MB,支持填写256~10485760MB。 并行任务数:支持并行任务数上限、下限填写(引用存储单元的并行任务数),对于磁带任务,并行任务数指驱动器数。 备份前置脚本:备份任务开始前,执行前置脚本,根据脚本返回的结果决定是否执行备份。 备份后置脚本:备份任务结束后根据备份任务执行结果执行后置脚本;如果备份任务结果是成功的,则执行后置脚本;如果备份任务结果是失败的,则不执行后置脚本。 超时时间:设置脚本超时时间,若产生超时则直接结束当前脚本执行过程。 |
传输压缩 | 选择是否启用传输压缩。启用传输压缩后,源端对准备传输的数据进行压缩处理,目标端接收数据进行解压写入本地存储。提供四个压缩类型选择:极速压缩,普通压缩,快速压缩,均衡压缩。 |
压缩类型 | 极速压缩:极速压缩采用lz4。压缩速度最快,压缩率比较低。 |
传输加密 | 选择是否启用传输加密。启用传输加密后,工作机在准备发送数据过程时使用加密算法和密钥加密数据,当灾备机收到数据后将执行解密操作再写入灾备机的本地存储。此选项默认不加密。 |
加密类型 | 提供AES、SM4加密算法。 |
带宽控制 | 用户选择时间段限制备份规则的带宽占用,避免数据复制业务对客户生产业务的影响。 |
确认&提交页面确认配置后,点击“确认”后完成创建。
备份到存储单元(组)
前置条件:
节点管理页面已添加客户端和备份服务器节点。
备份服务器已有新建完成的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组。
操作步骤
点击左侧菜单栏-“数据定时灾备”,点击“应用保护-备份规则”,进入备份规则页面。
点击“新建”按钮,进入创建备份规则页面。
创建各配置项说明如新建备份规则一致。在创建备份到单元(组)规则中,与备份规则不同的设置如下:
参数 | 配置说明 |
---|---|
基本参数 | 备份目标:选择备份至的目标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组。 备份集复制规则:通常用于级联复制,其他配置根据需要,保持默认即可。 传输链路:这里选择仅TCP/IP。 |
客户端&备份目标页面 | 备份目标:选择备份至的目标存储单元/存储单元组。 备份集复制规则:通常用于级联复制,其他配置根据需要,保持默认即可。 传输链路:这里选择仅TCP/IP。 |
完成页面配置后,点击“确认”后完成创建。
文件恢复
前置条件
文件备份规则已生成备份记录和备份集。
恢复目标机已安装drnode软件,并以节点的形式添加进控制机。
新建恢复任务
创建文件恢复规则的两个方法:
1)进入数据定时灾备→应用保护·恢复任务,单击新建,手动选择已有的备份集恢复。
2)进入备份集→备份集管理,手动选择对应备份集,在操作栏点击恢复。
操作步骤:
点击左侧菜单栏 -“数据定时灾备”,点击“应用保护-恢复任务”,进入恢复任务页面。
点击“新建”按钮,进入创建恢复任务页面。
基本设置页面各项配置如下:
参数 | 配置说明 |
---|---|
规则名称 | 用户自定义的备份规则名称。 |
规则类型 | 选择“文件”,恢复任务提供立即启动和预约启动两种方式。 |
优先级 | 选择恢复任务优先级,默认为90000。 |
备份集&恢复内容页面各项配置如下:
参数 | 配置说明 |
---|---|
备份集搜索 | 支持按备份客户端、存储单元等条件搜索对应备份集然后添加恢复。 |
恢复模式 | 支持恢复备份时间点的文件和恢复当前备份集备份的文件。 |
备份链选择策略 | 支持3种备份链选择策略,点击查看备份链,可以看见当前备份集的完整链路。 |
恢复目标页面各项配置如下:
参数 | 配置说明 |
---|---|
恢复目标客户端 | 选择需要将备份集恢复的目标客户端。 |
传输链路 | 选择恢复数据的传输链路。 |
恢复目标位置 | 默认为保持目录结构,恢复到指定目录。 |
目标目录 | 选择恢复备份集恢复的目标客户端目标。 |
参数设置页面各项配置如下:
参数 | 配置说明 |
---|---|
脚本 | 支持恢复前后置脚本和超时时间。 |
恢复前置脚本 | 恢复任务开始前,执行前置脚本,根据脚本返回的结果决定是否执行任务。 |
恢复后置脚本 | 恢复任务结束后根据恢复任务执行结果执行后置脚本;如果恢复任务结果是成功的,则执行后置脚本;如果恢复任务结果是失败的,则不执行后置脚本。 |
超时时间 | 设置脚本超时时间,若产生超时则直接结束当前脚本执行过程。 |
确认配置后,点击“确认”后完成创建。
上述内容详情可参见多活容灾服务用户帮助手册-数据定时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