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usermenu
  • 发布文章
  • 消息中心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原创

开发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2023-07-24 11:18:21
26
0

I.  什么是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包含网络设备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网络软件安全。

黑客通过基于网络的入侵来达到窃取敏感信息的目的,也有人以基于网络的击见长,被人收买通过网络来攻击商业竞争对手企业,造成网络企业无法正常营运,网络安全就是为了防范这种信息盗窃和商业竞争攻击所采取的措施。   

II.为什么需要了解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数据和隐私:网络安全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者获取敏感信息或篡改数据。随着大量的个人和商业数据在网络上传输和存储,网络安全变得尤为重要,以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商业信息。
  2. 维护业务连续性:网络安全的实施有助于保持网络和系统的可用性。网络攻击和安全事件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服务中断或丧失关键功能,给组织的业务造成严重影响。通过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可以减少这些风险,确保业务的持续运行和服务的可靠性。
  3. 防止经济损失: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这包括恶意软件攻击、勒索软件、身份盗窃、金融欺诈等,可能导致直接的财务损失、法律责任以及声誉损害。通过投资于网络安全,可以降低这些风险并减少潜在的经济损失。
  4. 遵守法律和合规要求:许多行业和国家都有网络安全的法律和合规要求,组织需要遵守这些规定,以保护用户数据、保障隐私权和确保数据安全。违反这些规定可能导致法律责任和严重的制度惩罚。
  5. 保护用户信任:网络安全对于建立和维护用户信任至关重要。用户期望其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在网络中得到保护。通过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组织可以增强用户信任,建立良好的品牌声誉,并获得竞争优势。
  6. 应对不断演变的威胁:网络威胁和攻击手法不断演变和进化,新的安全漏洞和威胁不断出现。保持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实践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和应对新的威胁,减少潜在的风险。

总结而言,通过投资于网络安全,组织可以降低风险、增强安全性,并确保网络和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III.开发人员在应对网络安全中能做什么?

开发人员在保护应用程序和系统安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应用程序,以确保其安全性。以下是开发人员在保护应用程序和系统安全中的角色和责任

  1. 安全设计和架构:开发人员应考虑安全性作为应用程序设计和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理解常见的安全漏洞和攻击技术,并在设计阶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合适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输入验证和过滤、安全的会话管理等。
  2. 安全编码实践:开发人员应遵循安全的编码实践,编写安全可靠的代码。这包括避免使用已知的不安全函数和算法、正确地处理用户输入、使用参数化查询或预编译语句来防范代码注入攻击等。他们应该遵循最佳实践和安全编码准则,如OWASP(开放式网络应用安全项目)提供的安全开发指南。
  3. 漏洞修复和补丁管理:开发人员应定期审查和修复应用程序中的漏洞。他们应保持与安全社区的联系,及时了解和应用安全补丁和更新。及时修复已知的漏洞可以减少攻击者利用的风险。
  4. 安全测试和评估:开发人员应参与应用程序的安全测试和评估活动,如漏洞扫描、安全代码审查和渗透测试。通过检测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他们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5. 安全意识培训:开发人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并参与安全培训。他们应了解最新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技术,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威胁。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安全会议、研讨会和培训课程来增强自己的安全知识。
  6. 安全文档和指南编写:开发人员应编写清晰、详细的安全文档和指南,以帮助其他团队成员理解和遵循安全最佳实践。这些文档可以包括安全配置、使用安全工具的指南、应急响应计划等。

综上所述,开发人员在保护应用程序和系统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应始终将安全性纳入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应用程序免受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通过遵循最佳实践和持续学习安全知识,开发人员可以为构建安全可靠的应用程序做出贡献。

IV.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

1. SQL注入攻击

SQL注入攻击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攻击者利用应用程序对用户输入的不充分验证或过滤,将恶意的SQL代码注入到应用程序的数据库查询中。以下是SQL注入攻击的例子、原理和防范方案:

1).例子:

假设有一个登录表单,用户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录。应用程序在验证用户凭据时,将用户输入直接拼接到SQL查询中,而没有进行适当的过滤和验证。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个漏洞,在用户名字段中输入以下内容:

Username: ' OR '1'='1' --

Password: 任意密码

2).原理:

在这个例子中,恶意输入的' OR '1'='1' -- 将被拼接到SQL查询的条件部分。这段代码的含义是将条件始终设为真,绕过了正常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因此,攻击者可以成功登录,即使他们没有提供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

3).防范方案:

  1. 输入验证和过滤:应用程序应该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验证输入的类型、长度和格式,并确保只有合法的字符被接受。使用输入验证库或框架可以简化此过程。
  2. 参数化查询或预编译语句:应用程序应该使用参数化查询或预编译语句来构建和执行数据库查询。这样可以将用户输入作为参数传递给查询,而不是将其直接拼接到查询语句中。参数化查询可以有效地防止SQL注入攻击。
  3. 最小权限原则:数据库用户应该被授予最小的权限,以限制对数据库的访问范围。确保应用程序的数据库用户只具有执行必要查询的权限,而不是对整个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权限。
  4. 输入编码和转义:对于必要的字符编码和转义,可以防止恶意输入被解释为代码。使用合适的编码和转义函数来处理用户输入,确保其安全性。
  5. 安全审计和日志记录:记录应用程序的数据库查询和访问日志,以便及时检测和响应潜在的SQL注入攻击。监控异常查询模式和频率,以及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

2. 跨站脚本攻击(XSS)

1)例子:

假设有一个包含评论功能的网页,用户可以在评论中输入内容并发布。应用程序没有对用户输入进行适当的过滤和验证,攻击者可以在评论中插入恶意的JavaScript代码:

评论内容:

2)原理:

在这个例子中,恶意代码被插入到网页的评论部分。当其他用户浏览带有恶意代码的页面时,他们的浏览器会执行该代码。这样,攻击者可以在用户浏览器中执行任意操作,如窃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劫持会话、修改页面内容等。

 

3)防范方案:

  1. 输入验证和过滤:应用程序应该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移除或转义特殊字符、HTML标签和JavaScript代码,确保用户输入不会被当做代码执行。
  2. 安全输出编码:在将用户输入内容展示在网页上时,应进行安全的输出编码。 使用适当的编码函数,如HTML编码或JavaScript编码,将特殊字符进行转义,以防止其被浏览器解释为代码。
  3. 内容安全策略(Content Security Policy,CSP):使用CSP可以限制网页中脚 本的执行范围,防止恶意脚本的执行。通过设置合适的CSP策略,可以限制脚本来源、允许的脚本类型和执行权限。如设置 Http头:

Content-Security-Policy: default-src 'self' *.trusted.com,

一个网站管理者允许内容来自信任的域名及其子域名。

  1. HTTP-only Cookie:将敏感信息存储在HTTP-only Cookie中,这样恶意脚本无法访问这些Cookie。这可以有效地减少会话劫持和信息泄露的风险。
  2. 安全头部设置:在HTTP响应中设置安全头部,如X-XSS-Protection和X-Content-Type-Options,可以增加浏览器的安全性,并减少XSS攻击的成功率。
  3. 安全意识培训:教育用户和开发人员有关XSS攻击的风险和预防措施。提醒用 户不要点击或访问可疑的链接,同时开发人员应了解安全编码实践和最新的XSS攻击技术。

3. 跨站请求伪造攻击(CSRF)

1)例子:

假设用户已经登录到一个银行网站,并且该网站允许用户通过点击链接来转账。攻击者在另一个网站上插入了一个图片或链接,其中包含一个恶意的转账请求:

https://bank.com/transfer?to=攻击者账户&amount=100"></img src="<>

2)原理:

在这个例子中,当用户浏览包含恶意链接的网页时,其浏览器会自动向银行网站发送一个转账请求。由于用户已经在银行网站上进行了登录,浏览器会自动附上相应的用户凭据,使该请求看起来像是经过用户授权的。这样,攻击者就能以用户的身份执行未经授权的转账操作。

 

3)防范方案:

  1. 验证来源(Referer):在服务器端验证请求的来源,确保请求来自预期的源。 这种方法依赖于HTTP头部中的Referer字段,但请注意,Referer字段并不总是可靠,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安全措施。
  2. 加入验证码(CAPTCHA):要求用户在执行敏感操作之前输入验证码,以验证其人类身份。这可以有效地防止自动化的CSRF攻击。
  3. 同步令牌(Synchronizer Token):在每个用户会话中生成一个唯一的令牌,并将其嵌入到用户的表单或请求中。服务器在处理请求时验证令牌的有效性。由于攻击者无法获取用户会话中的令牌,所以他们无法伪造有效的请求。
  4. 双重提交Cookie(Double Submit Cookie):在用户会话中生成一个随机的令牌,并将其作为Cookie和表单字段的值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时,比较Cookie中的令牌和表单字段中的令牌,以验证其一致性。
  5. 明确的操作确认:要求用户在执行敏感操作之前进行明确的确认,例如要求用户输入密码或进行额外的身份验证步骤。这样可以确保用户有意识地进行操作,防止CSRF攻击。

4. 文件包含攻击

1)例子:

假设一个应用程序中有一个功能,可以加载并显示指定文件的内容。攻击者在URL参数中注入恶意文件路径,例如:

https://example.com/view.php?file=../../../../etc/passwd

2)原理:

在这个例子中,攻击者通过修改file参数中的文件路径,试图访问应用程序所在服务器上敏感的系统文件(如/etc/passwd)。由于应用程序未正确过滤或验证用户输入,恶意文件路径被拼接到文件加载的过程中,导致恶意文件被包含和执行。

3)防范方案:

  1. 输入验证和过滤:应用程序应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验证用户提供的文件路径是否合法,并限制访问到指定目录以外的文件。
  2. 白名单控制:限制可包含的文件或目录范围,仅允许访问特定的文件或目录。使用白名单来确保只有受信任的文件可以被包含。
  3. 文件路径转义:在包含文件路径时,确保对特殊字符进行适当的转义,以防止攻击者通过文件路径注入恶意字符或操作符。
  4. 使用安全函数:如果应用程序提供了特定的文件包含函数或方法,应使用这些安全函数来加载文件。这些函数通常会对用户输入进行验证和过滤,并提供了更安全的文件包含机制。
  5. 最小权限原则:将应用程序运行在最小权限的用户或服务账户下,限制其访问敏感文件和系统资源的能力。
  6. 安全审计和日志记录:记录文件包含操作和访问日志,定期检查日志以检测异常行为或恶意尝试。

5.   拒绝服务攻击(DoS/DDoS)

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DoS)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是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旨在使目标系统无法正常提供服务。以下是拒绝服务攻击的例子、原理和防范方案:

1)例子:

  1. 带宽洪泛攻击:攻击者通过向目标系统发送大量的数据流量,占用系统的带宽资源,导致合法用户无法访问系统。
  2. ICMP洪泛攻击:攻击者利用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向目标系统发送大量的请求包(如Ping请求),使目标系统过载,无法响应合法用户的请求。
  3. SYN洪泛攻击:攻击者利用TCP三次握手过程中的漏洞,向目标系统发送大量的SYN请求,占用系统的资源,导致系统无法建立新的连接。

2)原理:

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是通过占用目标系统的关键资源,如带宽、处理能力、内存等,耗尽其资源或使其超负荷运行,从而使系统无法正常提供服务。DDoS攻击通过使用多个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控制节点,同时向目标系统发起攻击,以增加攻击流量和难度。

TCP/IP模型复习:

TCP三次握手复习

既然TCP三次握手有漏洞,能不能改改,为什么不能是两次、四次?

相信大家比较常回答的是:“因为三次握手才能保证双方具有接收和发送的能力。”

这回答是没问题,但这回答是片面的,并没有说出首要的原因。

其实三次握手的原因

  • 三次握手才可以阻止历史重复连接的初始化(首要原因
  • 三次握手才可以同步双方的初始序列号
  • 三次握手才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我们来看看 RFC 793 指出的 TCP 连接使用三次握手的首要原因

 

简单来说,三次握手的首要原因是为了防止旧的重复连接初始化造成混乱

网络环境是错综复杂的,往往并不是如我们期望的一样,先发送的数据包,就先到达目标主机,可能会由于网络拥堵等乱七八糟的原因,会使得旧的数据包,先到达目标主机,那么这种情况下 TCP 三次握手是如何避免的呢?

 

客户端连续发送多次 SYN 建立连接的报文,在网络拥堵等情况下:

  • 一个「旧 SYN 报文」比「最新的 SYN 」 报文早到达了服务端;
  • 那么此时服务端就会回一个 SYN + ACK 报文给客户端;
  • 客户端收到后可以根据自身的上下文,判断这是一个历史连接(序列号过期或超时),那么客户端就会发送 RST 报文给服务端,表示中止这一次连接。
  • 如果是两次握手连接,就不能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是历史连接,三次握手则可以在客户端(发送方)准备发送第三次报文时,客户端因有足够的上下文来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是历史连接
  • 如果是历史连接(序列号过期或超时),则第三次握手发送的报文是 RST 报文,以此中止历史连接;
  • 如果不是历史连接,则第三次发送的报文是 ACK 报文,通信双方就会成功建立连接;

所以, TCP 使用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的最要原因是防止历史连接初始化了连接。

3)防范方案:

  1. 流量过滤和限制:使用防火墙或入侵防御系统(IDS/IPS)进行流量过滤和限制,识别并阻止恶意流量。这可以帮助减轻攻击对目标系统的影响。
  2. 负载均衡和弹性扩展:使用负载均衡器分发流量,将流量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上,以增加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弹性。这样可以减轻单一服务器的负载压力,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3. 流量监测和分析:使用流量监测工具来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并进行异常流量的分析和检测。这可以帮助识别和应对潜在的拒绝服务攻击。
  4. 云服务提供商的防护:使用云服务提供商的DDoS防护服务,利用其分布式网络和防御机制来缓解和应对DDoS攻击。
  5. 加固系统和网络设备:及时更新系统和网络设备的补丁和安全配置,减少被攻击的漏洞和弱点。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限制对系统的访问。
  6. 合理的网络设计:设计网络拓扑和架构时,考虑网络安全和可用性,并实施适当的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措施。
  7. 针对SYN洪泛攻击,启用TCP SYN Cookies机制:当服务器接收到SYN包时,会根据算法生成一个加密的Cookie作为临时的序列号,用于代替传统的SYN队列。这可以减轻服务器负担,并防止资源被消耗。

6. 命令注入攻击

  • 例子:

Log4j漏洞(CVE-2021-44228),也称为Log4Shell或LogJam,是一个严重的安全漏洞,影响了Apache Log4j,这是一个流行的Java日志管理库。该漏洞允许攻击者通过精心构造的恶意数据在受影响的应用程序中执行任意命令。

 

感兴趣的可以查看:https://docs.qq.com/doc/DUGFrVXFRendwSkdn

  • 原理:

Log4j漏洞的原理是利用Log4j配置中的特殊参数,攻击者可以注入恶意的Log4j配置数据。当受影响的应用程序使用Log4j解析这些恶意配置时,它会尝试从远程位置加载资源,例如通过URL或LDAP请求。攻击者可以在请求中注入恶意的命令,以在目标系统上执行任意代码。

  • 防范方案:
  1. 更新和修补:及时更新和升级使用Log4j的应用程序,确保应用程序使用修复了漏洞的Log4j版本。Apache发布了修复版本,建议尽快应用这些修复。
  2. 阻止远程资源加载:通过配置网络安全策略或网络防火墙,限制应用程序加载来自外部网络的资源。可以阻止应用程序访问远程URL或限制对特定IP地址和端口的访问。
  3. 禁用JNDI特性:在受影响的应用程序中禁用Java命名和目录接口(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JNDI)。这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或应用程序代码中的设置来实现。
  4. 输入验证和过滤:在应用程序中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确保输入不包含恶意的Log4j配置数据。移除或转义特殊字符和元字符,以防止命令注入。
  5. 漏洞扫描和安全审计:使用漏洞扫描工具检测受影响的应用程序,并进行安全审计,以确定是否存在漏洞和潜在的命令注入风险。
  6. 沙盒环境和最小权限原则:在部署和配置应用程序时,使用沙盒环境和最小权限原则来限制应用程序的权限,以减轻漏洞的影响。

V.安全开发实践

通过以上示例,开发人员应做到但不限于一下几点:

  1. 输入验证和过滤
  2. 参数化查询和预编译语句
  3. 安全输出编码
  4. 认证和授权
  5. 安全会话管理
  6. 错误处理和日志记录
  7. 定期更新和修补
  8. 安全意识培训

VI.持续监测和响应

而且,日常的监测与响应也是必不可少的:

  1. 安全监控和日志分析
  2. 漏洞扫描和安全审计
  3. 应急响应计划和恢复策略
0条评论
0 / 1000
g****n
3文章数
0粉丝数
g****n
3 文章 | 0 粉丝
g****n
3文章数
0粉丝数
g****n
3 文章 | 0 粉丝
原创

开发中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

2023-07-24 11:18:21
26
0

I.  什么是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包含网络设备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网络软件安全。

黑客通过基于网络的入侵来达到窃取敏感信息的目的,也有人以基于网络的击见长,被人收买通过网络来攻击商业竞争对手企业,造成网络企业无法正常营运,网络安全就是为了防范这种信息盗窃和商业竞争攻击所采取的措施。   

II.为什么需要了解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保护数据和隐私:网络安全的首要目标是保护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者获取敏感信息或篡改数据。随着大量的个人和商业数据在网络上传输和存储,网络安全变得尤为重要,以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商业信息。
  2. 维护业务连续性:网络安全的实施有助于保持网络和系统的可用性。网络攻击和安全事件可能导致系统崩溃、服务中断或丧失关键功能,给组织的业务造成严重影响。通过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可以减少这些风险,确保业务的持续运行和服务的可靠性。
  3. 防止经济损失: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可能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这包括恶意软件攻击、勒索软件、身份盗窃、金融欺诈等,可能导致直接的财务损失、法律责任以及声誉损害。通过投资于网络安全,可以降低这些风险并减少潜在的经济损失。
  4. 遵守法律和合规要求:许多行业和国家都有网络安全的法律和合规要求,组织需要遵守这些规定,以保护用户数据、保障隐私权和确保数据安全。违反这些规定可能导致法律责任和严重的制度惩罚。
  5. 保护用户信任:网络安全对于建立和维护用户信任至关重要。用户期望其个人信息和交易数据在网络中得到保护。通过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组织可以增强用户信任,建立良好的品牌声誉,并获得竞争优势。
  6. 应对不断演变的威胁:网络威胁和攻击手法不断演变和进化,新的安全漏洞和威胁不断出现。保持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和实践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和应对新的威胁,减少潜在的风险。

总结而言,通过投资于网络安全,组织可以降低风险、增强安全性,并确保网络和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III.开发人员在应对网络安全中能做什么?

开发人员在保护应用程序和系统安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负责设计、开发和维护应用程序,以确保其安全性。以下是开发人员在保护应用程序和系统安全中的角色和责任

  1. 安全设计和架构:开发人员应考虑安全性作为应用程序设计和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应理解常见的安全漏洞和攻击技术,并在设计阶段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合适的身份验证和授权机制、输入验证和过滤、安全的会话管理等。
  2. 安全编码实践:开发人员应遵循安全的编码实践,编写安全可靠的代码。这包括避免使用已知的不安全函数和算法、正确地处理用户输入、使用参数化查询或预编译语句来防范代码注入攻击等。他们应该遵循最佳实践和安全编码准则,如OWASP(开放式网络应用安全项目)提供的安全开发指南。
  3. 漏洞修复和补丁管理:开发人员应定期审查和修复应用程序中的漏洞。他们应保持与安全社区的联系,及时了解和应用安全补丁和更新。及时修复已知的漏洞可以减少攻击者利用的风险。
  4. 安全测试和评估:开发人员应参与应用程序的安全测试和评估活动,如漏洞扫描、安全代码审查和渗透测试。通过检测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他们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5. 安全意识培训:开发人员应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并参与安全培训。他们应了解最新的安全威胁和攻击技术,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这些威胁。他们可以通过参加安全会议、研讨会和培训课程来增强自己的安全知识。
  6. 安全文档和指南编写:开发人员应编写清晰、详细的安全文档和指南,以帮助其他团队成员理解和遵循安全最佳实践。这些文档可以包括安全配置、使用安全工具的指南、应急响应计划等。

综上所述,开发人员在保护应用程序和系统安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应始终将安全性纳入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保护应用程序免受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威胁。通过遵循最佳实践和持续学习安全知识,开发人员可以为构建安全可靠的应用程序做出贡献。

IV.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

1. SQL注入攻击

SQL注入攻击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攻击者利用应用程序对用户输入的不充分验证或过滤,将恶意的SQL代码注入到应用程序的数据库查询中。以下是SQL注入攻击的例子、原理和防范方案:

1).例子:

假设有一个登录表单,用户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才能登录。应用程序在验证用户凭据时,将用户输入直接拼接到SQL查询中,而没有进行适当的过滤和验证。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个漏洞,在用户名字段中输入以下内容:

Username: ' OR '1'='1' --

Password: 任意密码

2).原理:

在这个例子中,恶意输入的' OR '1'='1' -- 将被拼接到SQL查询的条件部分。这段代码的含义是将条件始终设为真,绕过了正常的用户名和密码验证。因此,攻击者可以成功登录,即使他们没有提供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

3).防范方案:

  1. 输入验证和过滤:应用程序应该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验证输入的类型、长度和格式,并确保只有合法的字符被接受。使用输入验证库或框架可以简化此过程。
  2. 参数化查询或预编译语句:应用程序应该使用参数化查询或预编译语句来构建和执行数据库查询。这样可以将用户输入作为参数传递给查询,而不是将其直接拼接到查询语句中。参数化查询可以有效地防止SQL注入攻击。
  3. 最小权限原则:数据库用户应该被授予最小的权限,以限制对数据库的访问范围。确保应用程序的数据库用户只具有执行必要查询的权限,而不是对整个数据库进行操作的权限。
  4. 输入编码和转义:对于必要的字符编码和转义,可以防止恶意输入被解释为代码。使用合适的编码和转义函数来处理用户输入,确保其安全性。
  5. 安全审计和日志记录:记录应用程序的数据库查询和访问日志,以便及时检测和响应潜在的SQL注入攻击。监控异常查询模式和频率,以及未经授权的访问尝试。

2. 跨站脚本攻击(XSS)

1)例子:

假设有一个包含评论功能的网页,用户可以在评论中输入内容并发布。应用程序没有对用户输入进行适当的过滤和验证,攻击者可以在评论中插入恶意的JavaScript代码:

评论内容:

2)原理:

在这个例子中,恶意代码被插入到网页的评论部分。当其他用户浏览带有恶意代码的页面时,他们的浏览器会执行该代码。这样,攻击者可以在用户浏览器中执行任意操作,如窃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劫持会话、修改页面内容等。

 

3)防范方案:

  1. 输入验证和过滤:应用程序应该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移除或转义特殊字符、HTML标签和JavaScript代码,确保用户输入不会被当做代码执行。
  2. 安全输出编码:在将用户输入内容展示在网页上时,应进行安全的输出编码。 使用适当的编码函数,如HTML编码或JavaScript编码,将特殊字符进行转义,以防止其被浏览器解释为代码。
  3. 内容安全策略(Content Security Policy,CSP):使用CSP可以限制网页中脚 本的执行范围,防止恶意脚本的执行。通过设置合适的CSP策略,可以限制脚本来源、允许的脚本类型和执行权限。如设置 Http头:

Content-Security-Policy: default-src 'self' *.trusted.com,

一个网站管理者允许内容来自信任的域名及其子域名。

  1. HTTP-only Cookie:将敏感信息存储在HTTP-only Cookie中,这样恶意脚本无法访问这些Cookie。这可以有效地减少会话劫持和信息泄露的风险。
  2. 安全头部设置:在HTTP响应中设置安全头部,如X-XSS-Protection和X-Content-Type-Options,可以增加浏览器的安全性,并减少XSS攻击的成功率。
  3. 安全意识培训:教育用户和开发人员有关XSS攻击的风险和预防措施。提醒用 户不要点击或访问可疑的链接,同时开发人员应了解安全编码实践和最新的XSS攻击技术。

3. 跨站请求伪造攻击(CSRF)

1)例子:

假设用户已经登录到一个银行网站,并且该网站允许用户通过点击链接来转账。攻击者在另一个网站上插入了一个图片或链接,其中包含一个恶意的转账请求:

https://bank.com/transfer?to=攻击者账户&amount=100"></img src="<>

2)原理:

在这个例子中,当用户浏览包含恶意链接的网页时,其浏览器会自动向银行网站发送一个转账请求。由于用户已经在银行网站上进行了登录,浏览器会自动附上相应的用户凭据,使该请求看起来像是经过用户授权的。这样,攻击者就能以用户的身份执行未经授权的转账操作。

 

3)防范方案:

  1. 验证来源(Referer):在服务器端验证请求的来源,确保请求来自预期的源。 这种方法依赖于HTTP头部中的Referer字段,但请注意,Referer字段并不总是可靠,因此它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安全措施。
  2. 加入验证码(CAPTCHA):要求用户在执行敏感操作之前输入验证码,以验证其人类身份。这可以有效地防止自动化的CSRF攻击。
  3. 同步令牌(Synchronizer Token):在每个用户会话中生成一个唯一的令牌,并将其嵌入到用户的表单或请求中。服务器在处理请求时验证令牌的有效性。由于攻击者无法获取用户会话中的令牌,所以他们无法伪造有效的请求。
  4. 双重提交Cookie(Double Submit Cookie):在用户会话中生成一个随机的令牌,并将其作为Cookie和表单字段的值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到请求时,比较Cookie中的令牌和表单字段中的令牌,以验证其一致性。
  5. 明确的操作确认:要求用户在执行敏感操作之前进行明确的确认,例如要求用户输入密码或进行额外的身份验证步骤。这样可以确保用户有意识地进行操作,防止CSRF攻击。

4. 文件包含攻击

1)例子:

假设一个应用程序中有一个功能,可以加载并显示指定文件的内容。攻击者在URL参数中注入恶意文件路径,例如:

https://example.com/view.php?file=../../../../etc/passwd

2)原理:

在这个例子中,攻击者通过修改file参数中的文件路径,试图访问应用程序所在服务器上敏感的系统文件(如/etc/passwd)。由于应用程序未正确过滤或验证用户输入,恶意文件路径被拼接到文件加载的过程中,导致恶意文件被包含和执行。

3)防范方案:

  1. 输入验证和过滤:应用程序应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验证用户提供的文件路径是否合法,并限制访问到指定目录以外的文件。
  2. 白名单控制:限制可包含的文件或目录范围,仅允许访问特定的文件或目录。使用白名单来确保只有受信任的文件可以被包含。
  3. 文件路径转义:在包含文件路径时,确保对特殊字符进行适当的转义,以防止攻击者通过文件路径注入恶意字符或操作符。
  4. 使用安全函数:如果应用程序提供了特定的文件包含函数或方法,应使用这些安全函数来加载文件。这些函数通常会对用户输入进行验证和过滤,并提供了更安全的文件包含机制。
  5. 最小权限原则:将应用程序运行在最小权限的用户或服务账户下,限制其访问敏感文件和系统资源的能力。
  6. 安全审计和日志记录:记录文件包含操作和访问日志,定期检查日志以检测异常行为或恶意尝试。

5.   拒绝服务攻击(DoS/DDoS)

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DoS)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DDoS)是常见的网络攻击方式,旨在使目标系统无法正常提供服务。以下是拒绝服务攻击的例子、原理和防范方案:

1)例子:

  1. 带宽洪泛攻击:攻击者通过向目标系统发送大量的数据流量,占用系统的带宽资源,导致合法用户无法访问系统。
  2. ICMP洪泛攻击:攻击者利用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向目标系统发送大量的请求包(如Ping请求),使目标系统过载,无法响应合法用户的请求。
  3. SYN洪泛攻击:攻击者利用TCP三次握手过程中的漏洞,向目标系统发送大量的SYN请求,占用系统的资源,导致系统无法建立新的连接。

2)原理:

拒绝服务攻击的原理是通过占用目标系统的关键资源,如带宽、处理能力、内存等,耗尽其资源或使其超负荷运行,从而使系统无法正常提供服务。DDoS攻击通过使用多个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控制节点,同时向目标系统发起攻击,以增加攻击流量和难度。

TCP/IP模型复习:

TCP三次握手复习

既然TCP三次握手有漏洞,能不能改改,为什么不能是两次、四次?

相信大家比较常回答的是:“因为三次握手才能保证双方具有接收和发送的能力。”

这回答是没问题,但这回答是片面的,并没有说出首要的原因。

其实三次握手的原因

  • 三次握手才可以阻止历史重复连接的初始化(首要原因
  • 三次握手才可以同步双方的初始序列号
  • 三次握手才可以避免资源浪费

我们来看看 RFC 793 指出的 TCP 连接使用三次握手的首要原因

 

简单来说,三次握手的首要原因是为了防止旧的重复连接初始化造成混乱

网络环境是错综复杂的,往往并不是如我们期望的一样,先发送的数据包,就先到达目标主机,可能会由于网络拥堵等乱七八糟的原因,会使得旧的数据包,先到达目标主机,那么这种情况下 TCP 三次握手是如何避免的呢?

 

客户端连续发送多次 SYN 建立连接的报文,在网络拥堵等情况下:

  • 一个「旧 SYN 报文」比「最新的 SYN 」 报文早到达了服务端;
  • 那么此时服务端就会回一个 SYN + ACK 报文给客户端;
  • 客户端收到后可以根据自身的上下文,判断这是一个历史连接(序列号过期或超时),那么客户端就会发送 RST 报文给服务端,表示中止这一次连接。
  • 如果是两次握手连接,就不能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是历史连接,三次握手则可以在客户端(发送方)准备发送第三次报文时,客户端因有足够的上下文来判断当前连接是否是历史连接
  • 如果是历史连接(序列号过期或超时),则第三次握手发送的报文是 RST 报文,以此中止历史连接;
  • 如果不是历史连接,则第三次发送的报文是 ACK 报文,通信双方就会成功建立连接;

所以, TCP 使用三次握手建立连接的最要原因是防止历史连接初始化了连接。

3)防范方案:

  1. 流量过滤和限制:使用防火墙或入侵防御系统(IDS/IPS)进行流量过滤和限制,识别并阻止恶意流量。这可以帮助减轻攻击对目标系统的影响。
  2. 负载均衡和弹性扩展:使用负载均衡器分发流量,将流量分散到多个服务器上,以增加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弹性。这样可以减轻单一服务器的负载压力,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3. 流量监测和分析:使用流量监测工具来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并进行异常流量的分析和检测。这可以帮助识别和应对潜在的拒绝服务攻击。
  4. 云服务提供商的防护:使用云服务提供商的DDoS防护服务,利用其分布式网络和防御机制来缓解和应对DDoS攻击。
  5. 加固系统和网络设备:及时更新系统和网络设备的补丁和安全配置,减少被攻击的漏洞和弱点。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限制对系统的访问。
  6. 合理的网络设计:设计网络拓扑和架构时,考虑网络安全和可用性,并实施适当的安全策略和访问控制措施。
  7. 针对SYN洪泛攻击,启用TCP SYN Cookies机制:当服务器接收到SYN包时,会根据算法生成一个加密的Cookie作为临时的序列号,用于代替传统的SYN队列。这可以减轻服务器负担,并防止资源被消耗。

6. 命令注入攻击

  • 例子:

Log4j漏洞(CVE-2021-44228),也称为Log4Shell或LogJam,是一个严重的安全漏洞,影响了Apache Log4j,这是一个流行的Java日志管理库。该漏洞允许攻击者通过精心构造的恶意数据在受影响的应用程序中执行任意命令。

 

感兴趣的可以查看:https://docs.qq.com/doc/DUGFrVXFRendwSkdn

  • 原理:

Log4j漏洞的原理是利用Log4j配置中的特殊参数,攻击者可以注入恶意的Log4j配置数据。当受影响的应用程序使用Log4j解析这些恶意配置时,它会尝试从远程位置加载资源,例如通过URL或LDAP请求。攻击者可以在请求中注入恶意的命令,以在目标系统上执行任意代码。

  • 防范方案:
  1. 更新和修补:及时更新和升级使用Log4j的应用程序,确保应用程序使用修复了漏洞的Log4j版本。Apache发布了修复版本,建议尽快应用这些修复。
  2. 阻止远程资源加载:通过配置网络安全策略或网络防火墙,限制应用程序加载来自外部网络的资源。可以阻止应用程序访问远程URL或限制对特定IP地址和端口的访问。
  3. 禁用JNDI特性:在受影响的应用程序中禁用Java命名和目录接口(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JNDI)。这可以通过配置文件或应用程序代码中的设置来实现。
  4. 输入验证和过滤:在应用程序中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确保输入不包含恶意的Log4j配置数据。移除或转义特殊字符和元字符,以防止命令注入。
  5. 漏洞扫描和安全审计:使用漏洞扫描工具检测受影响的应用程序,并进行安全审计,以确定是否存在漏洞和潜在的命令注入风险。
  6. 沙盒环境和最小权限原则:在部署和配置应用程序时,使用沙盒环境和最小权限原则来限制应用程序的权限,以减轻漏洞的影响。

V.安全开发实践

通过以上示例,开发人员应做到但不限于一下几点:

  1. 输入验证和过滤
  2. 参数化查询和预编译语句
  3. 安全输出编码
  4. 认证和授权
  5. 安全会话管理
  6. 错误处理和日志记录
  7. 定期更新和修补
  8. 安全意识培训

VI.持续监测和响应

而且,日常的监测与响应也是必不可少的:

  1. 安全监控和日志分析
  2. 漏洞扫描和安全审计
  3. 应急响应计划和恢复策略
文章来自个人专栏
文章 | 订阅
0条评论
0 / 1000
请输入你的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