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IB协议对RDMA重传机制进行概述性记录c****c2025-09-2650
- 本文针对项目中需要的将avmm接口转为apb接口,使用system verilog编写FPGA模块,实现通过原有的avmm接口对新apb接口模块进行寄存器控制。cuixinyu2025-09-2610
- 在FPGA模块开发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多个模块向同一个模块发起申请请求,并接收返回结果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进行调度。本文以三种方法为例,提出了使用verilog进行模块调度的一些方法。cuixinyu2025-09-2610
- 本文解析了PCIe 配置空间、BAR 空间原理及实操,助力理解硬件通信逻辑与排查问题。 配置空间是设备 “硬件说明书”(4KB 寄存器,PCIe 3.0 + 可扩展),分基本寄存器(存厂商 / 设备 ID)、能力寄存器(记链路速率等),Linux 用lspci、Windows 用设备管理器可查。 BAR 空间是 “内存地址通行证”(6 个 32 位寄存器),分配分 “设备请求 - 系统分配” 两步,含 MMIO(高速设备用)、IO 端口(老旧设备用)两类,lspci -v或设备管理器 “资源” 项可查。 二者通过 “扫描配置空间 - 分配 BAR 地址 - CPU 交互数据” 三阶段联动。 文章提供问题排查思路(如设备未识别查 ID、性能差查链路参数),强调二者是硬件通信基石,理解其原理可高效应对 PCIe 设备问题。c****f2025-09-1630
- 当前以太网拥塞控制技术中,PFC和DCQCN虽然在特定场景下表现良好,但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随着数据中心规模扩大和流量模式复杂化,纯链路层PFC和基于ECN的DCQCN已难以满足所有场景需求。本文将分析这些技术的局限性,并探讨替代方案,包括确定性网络、多路径技术、BBR拥塞控制算法以及SDN动态调度等,从延迟、吞吐量和资源利用效率三个维度进行比较,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更优的拥塞控制选择。c****n2025-07-23151
- 在芯片设计与验证的流程中,UVM(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 已经成为验证工程师的“标配工具”。无论是 SoC 验证、网络协议模块验证,还是针对智能网卡、DPU 的 parser 这类复杂模块,UVM 都能提供良好的验证框架与复用能力。那么,如何从零构建一个UVM验证系统?本文将为你梳理一条清晰的路线图,并结合一个分层协议解析模块(parser)的实际场景,为你展示验证系统的核心要素。luohw52025-07-03130
- 本文详细介绍了Intel FPGA SoC中HPS地址映射的工作机制,包括地址空间结构、HPS与FPGA通信接口、Platform Designer设计中的地址配置以及调试方法,为SoC系统开发提供实用指导。Du_carry2025-07-01190
- 介绍紫光同创DDR IP接口以及不同接口的转换逻辑。Du_carry2025-06-27150
- 本文介绍了TCAM的实现原理和优化方案,可以应用于芯片设计、FPGA实现等,在网络设备领域有重要作用。乱序不丢包2025-06-23320
- 在设计FPGA 逻辑时,必须要保证信号对齐在正确的时钟周期。然而,FPGA开发过程中,单独面对代码或者在纸上画时序图来分析时序,很容易会遗漏部分需要分析的关键点,或者产生错误。通过仿真波形来看又有一些不便。Wavedrom Editor就是这样一款开源的时序图绘制工具,通过编辑json文件可以画出各种时序图以供分析。cuixinyu2025-06-23120
- Pango Design Suite(简称PDS)是FPGA厂商紫光同创自主研发的开发环境。本文提供了在linux系统下使用脚本来建立FPGA工程的方法,减少建立工程的重复工作。cuixinyu2025-06-17260
- RDMA(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技术通过绕过操作系统内核的高效数据传输机制,大幅提升分布式系统性能。CM(Communication Management)建链作为 RDMA 通信的基础环节,负责在网络节点间建立逻辑连接通道,分为面向可靠传输的 RC QP 建链和无连接的 UD QP 建链两种模式。本文以通俗语言解析 CM 建链的核心概念与流程,帮助技术社区快速理解这一底层通信机制的工作原理。c****n2025-06-12341
- UVM验证中使用verdi快速定位问题的实例分享c****c2025-05-26190
- 基于armv8处理器介绍ATF的smc消息处理流程c****82025-05-20180
- 紫金DPU的崛起,正是这场静默革命的核心注脚。它不是又一个技术名词的堆砌,而是数据中心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引擎"蜕变的关键跳板。本文将穿透技术迷雾,从商业价值、生态重构、隐性成本三个维度,揭示紫金DPU如何重塑数据中心的底层逻辑。c****72025-05-2090
- 在万物智联时代,全球数据量正以指数级速度爆发。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175ZB,相当于每秒产生超过1.1TB的持续数据流。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洪流,传统以CPU为中心的计算架构逐渐显露出瓶颈——当CPU核心被大量用于处理网络协议栈、数据加密、存储虚拟化等通用任务时,真正用于业务计算的算力资源被严重挤占。这种矛盾在云计算、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场景中愈发突出,催生了数据处理单元(DPU)这一全新计算范式的崛起。 作为DPU领域的重要技术流派,紫金架构通过硬件与软件的深度协同创新,正在重塑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层。本文将从技术演进、架构设计、应用场景三个维度,深度解析紫金DPU如何突破传统架构桎梏,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算力底座。c****72025-05-1690
- 作为DPU领域的重要技术流派,紫金架构通过硬件与软件的深度协同创新,正在重塑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层。本文将从技术演进、架构设计、应用场景三个维度,深度解析紫金DPU如何突破传统架构桎梏,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算力底座。c****72025-05-16280
-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的关注焦点始终停留在应用层创新:人工智能如何优化决策、大数据如何驱动增长、区块链如何重塑信任。然而,当业务部门为算力不足而焦虑时,当CFO为暴涨的IT开支而皱眉时,一个根本性问题正在被忽视——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架构,这个支撑数字经济的"隐形底座",正在经历百年未遇的范式革命。 紫金DPU的崛起,正是这场静默革命的核心注脚。它不是又一个技术名词的堆砌,而是数据中心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引擎"蜕变的关键跳板。本文将穿透技术迷雾,从商业价值、生态重构、隐性成本三个维度,揭示紫金DPU如何重塑数据中心的底层逻辑。c****72025-05-1680
- 本文将穿透技术迷雾,从商业价值、生态重构、隐性成本三个维度,揭示紫金DPU如何重塑数据中心的底层逻辑。c****72025-05-1650
- 在集成电路设计中,标准单元(Standard Cell)是构建复杂数字电路的基础模块,而HVT(High Voltage Threshold)单元与LVT(Low Voltage Threshold)单元则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工艺变体。它们通过调整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在功耗、速度和面积之间实现不同的设计目标。本文将解析两者的原理、差异及应用场景。c****n2025-05-06870
- 本文介绍了PCIe设备的配置空间,bar空间分配以及置PCIe设备MSI-X和SRIOV capability配置。w****n2025-04-18270
- 本文详细介绍了 GICv2(Generic Interrupt Controller version 2)的配置流程,重点聚焦于 GIC - 400 寄存器的配置。首先阐述了 GICv2 配置的重要性与基本概念,接着深入剖析关键寄存器的作用及配置方法,并结合代码示例进行说明,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 GICv2 的中断管理。c****g2025-04-03930
- Quarts中时序优化的工具的使用指南c****a2025-03-28831
- 基于FPGA的云主机技术,本文提出将Host的PCIe PF和PCIe VF枚举过程的交互由SOC来实现,FPGA仅透传相关的配置包,从而达到可灵活扩展PCIe PF和PCIe VF规模的目标,同时FPGA资源可以更有效的专注于数据通道的加速。彭薛葵2025-03-26150
- STREAM 是一个专门用于测量系统内存带宽性能的基准测试工具,它主要关注于评估在大规模数据移动(主要是向量操作)时,系统内存的实际数据传输速率。t****n2025-03-25520
- 本文主要介绍HPS(硬核处理器系统)在SoC FPGA中的核心架构、与FPGA协同机制,及其在工业控制、网络加速等场景的应用与开发流程。Du_carry2025-03-25390
- 简述eq的初始化过程,描述了async event和ceq的处理过程。z****n2025-03-25500
- 本文为HPS EMAC接口开发的第一篇,讲述了HPS和EMAC接口的基本知识,简要介绍了EMAC接口的接口格式,并基于Agilex器件在quartus prime pro中创建了附带有GMII协议的EMAC通道的HPS系统,j为下一步的接口开发做准备。cuixinyu2025-03-21200
- 本文在上一篇专栏的基础上,对FPGA部分的GMII协议HPS EMAC接口数据通道进行设计和实现,实现了HPS与FPGA的以太网报文数据交互。cuixinyu2025-03-21110
共 199 条
- 1
- 2
- 3
- 4
- 5
- 6
- 7
页
- 基于IB协议对RDMA重传机制进行概述性记录
- 本文针对项目中需要的将avmm接口转为apb接口,使用system verilog编写FPGA模块,实现通过原有的avmm接口对新apb接口模块进行寄存器控制。
- 在FPGA模块开发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多个模块向同一个模块发起申请请求,并接收返回结果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进行调度。本文以三种方法为例,提出了使用verilog进行模块调度的一些方法。
- 本文解析了PCIe 配置空间、BAR 空间原理及实操,助力理解硬件通信逻辑与排查问题。 配置空间是设备 “硬件说明书”(4KB 寄存器,PCIe 3.0 + 可扩展),分基本寄存器(存厂商 / 设备 ID)、能力寄存器(记链路速率等),Linux 用lspci、Windows 用设备管理器可查。 BAR 空间是 “内存地址通行证”(6 个 32 位寄存器),分配分 “设备请求 - 系统分配” 两步,含 MMIO(高速设备用)、IO 端口(老旧设备用)两类,lspci -v或设备管理器 “资源” 项可查。 二者通过 “扫描配置空间 - 分配 BAR 地址 - CPU 交互数据” 三阶段联动。 文章提供问题排查思路(如设备未识别查 ID、性能差查链路参数),强调二者是硬件通信基石,理解其原理可高效应对 PCIe 设备问题。
- 当前以太网拥塞控制技术中,PFC和DCQCN虽然在特定场景下表现良好,但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随着数据中心规模扩大和流量模式复杂化,纯链路层PFC和基于ECN的DCQCN已难以满足所有场景需求。本文将分析这些技术的局限性,并探讨替代方案,包括确定性网络、多路径技术、BBR拥塞控制算法以及SDN动态调度等,从延迟、吞吐量和资源利用效率三个维度进行比较,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更优的拥塞控制选择。
- 在芯片设计与验证的流程中,UVM(Universal Verification Methodology) 已经成为验证工程师的“标配工具”。无论是 SoC 验证、网络协议模块验证,还是针对智能网卡、DPU 的 parser 这类复杂模块,UVM 都能提供良好的验证框架与复用能力。那么,如何从零构建一个UVM验证系统?本文将为你梳理一条清晰的路线图,并结合一个分层协议解析模块(parser)的实际场景,为你展示验证系统的核心要素。
- 本文详细介绍了Intel FPGA SoC中HPS地址映射的工作机制,包括地址空间结构、HPS与FPGA通信接口、Platform Designer设计中的地址配置以及调试方法,为SoC系统开发提供实用指导。
- 介绍紫光同创DDR IP接口以及不同接口的转换逻辑。
- 本文介绍了TCAM的实现原理和优化方案,可以应用于芯片设计、FPGA实现等,在网络设备领域有重要作用。
- 在设计FPGA 逻辑时,必须要保证信号对齐在正确的时钟周期。然而,FPGA开发过程中,单独面对代码或者在纸上画时序图来分析时序,很容易会遗漏部分需要分析的关键点,或者产生错误。通过仿真波形来看又有一些不便。Wavedrom Editor就是这样一款开源的时序图绘制工具,通过编辑json文件可以画出各种时序图以供分析。
- Pango Design Suite(简称PDS)是FPGA厂商紫光同创自主研发的开发环境。本文提供了在linux系统下使用脚本来建立FPGA工程的方法,减少建立工程的重复工作。
- RDMA(远程直接内存访问)技术通过绕过操作系统内核的高效数据传输机制,大幅提升分布式系统性能。CM(Communication Management)建链作为 RDMA 通信的基础环节,负责在网络节点间建立逻辑连接通道,分为面向可靠传输的 RC QP 建链和无连接的 UD QP 建链两种模式。本文以通俗语言解析 CM 建链的核心概念与流程,帮助技术社区快速理解这一底层通信机制的工作原理。
- UVM验证中使用verdi快速定位问题的实例分享
- 基于armv8处理器介绍ATF的smc消息处理流程
- 紫金DPU的崛起,正是这场静默革命的核心注脚。它不是又一个技术名词的堆砌,而是数据中心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引擎"蜕变的关键跳板。本文将穿透技术迷雾,从商业价值、生态重构、隐性成本三个维度,揭示紫金DPU如何重塑数据中心的底层逻辑。
- 在万物智联时代,全球数据量正以指数级速度爆发。数据公司(IDC)预测,到2025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175ZB,相当于每秒产生超过1.1TB的持续数据流。面对如此庞大的数据洪流,传统以CPU为中心的计算架构逐渐显露出瓶颈——当CPU核心被大量用于处理网络协议栈、数据加密、存储虚拟化等通用任务时,真正用于业务计算的算力资源被严重挤占。这种矛盾在云计算、人工智能、高性能计算等场景中愈发突出,催生了数据处理单元(DPU)这一全新计算范式的崛起。 作为DPU领域的重要技术流派,紫金架构通过硬件与软件的深度协同创新,正在重塑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层。本文将从技术演进、架构设计、应用场景三个维度,深度解析紫金DPU如何突破传统架构桎梏,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算力底座。
- 作为DPU领域的重要技术流派,紫金架构通过硬件与软件的深度协同创新,正在重塑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层。本文将从技术演进、架构设计、应用场景三个维度,深度解析紫金DPU如何突破传统架构桎梏,构建面向未来的智能算力底座。
- 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企业的关注焦点始终停留在应用层创新:人工智能如何优化决策、大数据如何驱动增长、区块链如何重塑信任。然而,当业务部门为算力不足而焦虑时,当CFO为暴涨的IT开支而皱眉时,一个根本性问题正在被忽视——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架构,这个支撑数字经济的"隐形底座",正在经历百年未遇的范式革命。 紫金DPU的崛起,正是这场静默革命的核心注脚。它不是又一个技术名词的堆砌,而是数据中心从"成本中心"向"价值引擎"蜕变的关键跳板。本文将穿透技术迷雾,从商业价值、生态重构、隐性成本三个维度,揭示紫金DPU如何重塑数据中心的底层逻辑。
- 本文将穿透技术迷雾,从商业价值、生态重构、隐性成本三个维度,揭示紫金DPU如何重塑数据中心的底层逻辑。
- 在集成电路设计中,标准单元(Standard Cell)是构建复杂数字电路的基础模块,而HVT(High Voltage Threshold)单元与LVT(Low Voltage Threshold)单元则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工艺变体。它们通过调整晶体管的阈值电压(Vth),在功耗、速度和面积之间实现不同的设计目标。本文将解析两者的原理、差异及应用场景。
- 本文介绍了PCIe设备的配置空间,bar空间分配以及置PCIe设备MSI-X和SRIOV capability配置。
- 本文描述了UD模式下AH的创建、删除。send/recv 和 poll cq.
- 本文详细介绍了 GICv2(Generic Interrupt Controller version 2)的配置流程,重点聚焦于 GIC - 400 寄存器的配置。首先阐述了 GICv2 配置的重要性与基本概念,接着深入剖析关键寄存器的作用及配置方法,并结合代码示例进行说明,旨在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 GICv2 的中断管理。
- Quarts中时序优化的工具的使用指南
- 基于FPGA的云主机技术,本文提出将Host的PCIe PF和PCIe VF枚举过程的交互由SOC来实现,FPGA仅透传相关的配置包,从而达到可灵活扩展PCIe PF和PCIe VF规模的目标,同时FPGA资源可以更有效的专注于数据通道的加速。
- STREAM 是一个专门用于测量系统内存带宽性能的基准测试工具,它主要关注于评估在大规模数据移动(主要是向量操作)时,系统内存的实际数据传输速率。
- 本文主要介绍HPS(硬核处理器系统)在SoC FPGA中的核心架构、与FPGA协同机制,及其在工业控制、网络加速等场景的应用与开发流程。
- 简述eq的初始化过程,描述了async event和ceq的处理过程。
- 本文为HPS EMAC接口开发的第一篇,讲述了HPS和EMAC接口的基本知识,简要介绍了EMAC接口的接口格式,并基于Agilex器件在quartus prime pro中创建了附带有GMII协议的EMAC通道的HPS系统,j为下一步的接口开发做准备。
- 本文在上一篇专栏的基础上,对FPGA部分的GMII协议HPS EMAC接口数据通道进行设计和实现,实现了HPS与FPGA的以太网报文数据交互。
点击加载更多